亚磷酸和次磷酸的酸性谁强
一般情况下,次磷酸的酸性强于亚磷酸.以下从几个方面为您分析:
电离常数比较
- 酸的电离常数 \(K_{a}\)是衡量酸在溶液中电离程度的物理量,\(K_{a}\)值越大,说明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亚磷酸\((H_{3}PO_{3})\)是二元酸,其\(K_{a1}=5.0\times10^{-2}\),而次磷酸\((H_{3}PO_{2})\)是一元酸,\(K_{a}=9\times10^{-2}\),从电离常数来看,次磷酸的酸性比亚磷酸略强.
分子结构分析
-次磷酸:次磷酸的结构简式为 \(H-P=O(OH)\),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直接与磷原子相连,磷原子的氧化态为+1价 ,且磷原子直接与有极化作用的氢原子相连,使磷-氢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氢,导致磷原子对单个羟基的吸电子效应增强,从而更易电离出氢离子,使其酸性增强.
-亚磷酸:亚磷酸的结构简式为 \(HPO(OH)_{2}\),分子中有两个羟基与磷原子相连,磷原子的氧化态为+3价 ,羟基数量相对较多,且存在分子内氢键,使得羟基上的氢原子较难电离,酸性相对较弱.
氧化态与酸性的关系
- 通常情况下,对于同种元素的含氧酸,中心原子的氧化态越高,酸性越强,如硫酸\((H_{2}SO_{4})\)的酸性强于亚硫酸\((H_{2}SO_{3})\)。但磷的含氧酸比较特殊,次磷酸、亚磷酸的酸性强于磷酸\((H_{3}PO_{4})\),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及成键方式对酸性的影响超过了氧化态的影响.